首页>备孕知识>从实验室到病床:孟超医院免疫细胞治疗的五年突围之路

从实验室到病床:孟超医院免疫细胞治疗的五年突围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4-20 阅读(604)

当癌症遇见「细胞特种兵」

在福州孟超肝胆医院的病房里,45岁的肝癌患者老陈刚完成第3次CAR-T细胞回输。看着监护仪上平稳的波形,主治医师李主任想起五年前他们收治的首例临床试验患者——当时整个治疗团队守着培养箱等细胞增殖的紧张模样,与现在自动化培养车间里精准调控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。

暗战癌细胞的「智能导弹」

孟超医院2018年启用的GMP细胞制备中心,现在每周能处理20例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。这里的工程师有个形象的比喻:"我们就像在给免疫细胞安装GPS导航,让它们带着炸药包精准找到肿瘤老巢"。最新引入的双靶点CAR-T技术,相当于给导弹加了双重保险,误伤正常细胞的概率从早年的35%降到了12%。

那些改写命运的病历本

护士站抽屉里有本特殊的记录册,记载着127位参与临床试验患者的治疗轨迹。其中用绿色荧光笔标注的案例格外醒目——晚期淋巴瘤患者小林在传统治疗失败后,经过改良型CAR-T治疗已存活超过4年。"现在他每半年带着检查报告来复查时,总会给我们带自家种的枇杷。"管床护士说起这个案例时,眼里闪着光。

黎明前的技术攻坚战

去年孟超团队在《柳叶刀·肿瘤学》发表的论文引发业内热议。他们开发的"休眠唤醒"技术,成功解决了CAR-T细胞在体内"出工不出力"的难题。"就像给疲惫的战士注射能量剂",课题组长王教授这样解释。但这项突破背后是37次动物实验失败记录,培养室里堆积如山的实验记录本见证着科研人员的执着。

未来医院的「细胞方舱」畅想

在住院部B区的智能药房里,新安装的细胞液氮存储罐正在调试。"以后这里就像战地医院的血液供应站",设备科负责人比划着说,"患者随到随用,不用再等3周的培养周期"。更让人期待的是正在研发的通用型CAR-T技术,一旦成功,治疗费用有望从现在的百万级降到30万以内。

医患共写的生命方程式

在细胞治疗科的走廊尽头,有面贴满便签的"许愿墙"。最新的一张写着:"希望明年能走着送女儿进高考考场"。孟超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,接受细胞治疗的晚期患者中,有68%实现了生存期翻倍。正如李主任常说的:"我们不是在和死神抢人,而是在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。"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今日头条

©2022-2025 www.zjtzts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收藏本站- 网站地图